《中国秸秆产业化》刘明国:加强秸秆等农副产物 综合利用的意义重大

 

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秸秆等农副产物综合利用现状堪忧

农副产物综合利用总体没有引起重视。农副产物是指农产品加工产物的简称,是指农产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间,产生的一些非主产物。大家知道,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我们的粮油畜禽等产品的总产量多年位居世界首位,但是我们的秸秆、稻壳、畜禽的副产物大部分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长期以来,农产品副产物的粗放利用,加工副产物的低值化利用,加工废弃物随意排放,已经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效益的流失和环境的污染,重点在三个方面问题突出:

一是秸秆、果皮、果渣等大量弃污。禁烧仍然是当前环境和交通安全的一大隐患。到基层去调研随时可以听到,到了收获季节,草木皆兵,有一些地方比如江苏,如果出现焚烧事件,要问责党政一把手,所以每年每个县拿出大量的钱来禁烧,但是效果不好。尽管秸秆养畜还田和工业化加工技术已经过关,但由于投入大产出低,产业化的发展并不快。

二是副产物资源的低值化利用。目前粮食加工的副产物有1.8亿多吨,水果的皮渣、纸壳、核等总计也达到3 000多万吨,是生产食品、药品、保健品、能源、化工等产品的好原料,但多数作为肥料饲料低值化处理。比如说米糠的综合利用比例不足20%,与国外相比,日本达到90%,印度也达到50%~70%,所以说我们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三是加工废弃物随意排放。加工平均耗水量是发达国家的三倍以上。由于排放偏高污染偏重,往往我们建一个加工厂可能就是污染源,一些不宜使用的副产物,包括动物的骨血等,被随意扔到城市的下水道、河流、湖泊、山洞造成严重的污染。污染不仅造成生物的死亡,还产出一些臭气,影响居民生活。总体看,问题非常严重。2014年我国农作物秸秆理论产量为9亿吨,这些副产物如果加上加工的副产物总量还有5.8亿吨,这个资源非常丰富,这些副产物的合理利用率平均不到40%,随意丢弃腐烂变质或直接燃烧污染环境的占60%,不仅造成农民收入和企业效益大大降低,也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

二、加强秸秆农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意义重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快速发展,科研单位利用现代生物等技术,加快综合利用研发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如果将这些成果加快转化利用可以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举多得。主要作用和意义可以概括为“五个一”:

一是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有效供给的一大支撑。我国农业资源有限,资源的刚性约束不断加强,通过综合利用,有利于开发副产物中碳氢氧能源资源,缓解能源紧缺,有利于开发副产物中工业元素,生产各类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工企业等工业产品。根据专家的测算,如果把我国秸秆的50%作为能源加工利用,而不是简单的还田,相当于再建一个大庆油田,可以等同于年产4 000万吨的原油和33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如果把30%的秸秆和70%的羊、牛、果、菜副产物作为饲料,按照每亩生产1吨来计算,相当于新增5.8亿亩的土地,产值可以达到7 500亿元。

二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一大措施。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十分脆弱,粗放式农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已经走到尽头,经过综合利用把农产品资源吃干榨净,有利于充分利用副产物的有机特性,形成一举多得的农业循环链;有利于将大量原本被废弃的副产物,作为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减少最终废气的排放量;也有利于缓解秸秆、动物骨血等农村常见的副产物“大山”,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我们的资源真正像秸秆能够充分利用的并不多,秸秆既可以汲取有机质,又可以作饲料、纸张等,河南天冠集团用秸秆沼气发电,整个南阳市的市民都用它的沼气;还有一家企业利用秸秆,包括稻草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替代所有的木料建材以及瓷砖,作为企业家他的发明获得了国家科技二等奖。

三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的一大来源。当前低水平的资源利用和废弃已经成为企业、合作社和农户节本增产,提质增收的巨大障碍。通过综合利用,变无用为有用,变一用为多用,变废物为宝物,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二次增值效益,实现农产品副产物多层转化升值和农民收入的多层次增收。在每个产业链条的每一个链接上分化出更多新的就业岗位,为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提供便利。目前,我们国家花生经高温压榨之后,蛋白质严重变性,只能作为饲料或肥料,导致花生中的25%的蛋白质被浪费掉,如果采用低温压榨工艺,蛋白质加工蛋白粉可售价每吨7 000元,加工花生浓缩蛋白可以售价1.2万~1.5万元/吨,加工花生多肽可以售价2.6万元/吨,效益十分可观。

四是催生高附加值企业的一大产业工程。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副产物加工的价值和效益都远远超过主产物。我们去美国调研看到这种情况,美国副产物综合利用功能很强大,美国虽然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把它的副产物都充分的加以利用,包括吃饭剩下的,都能够及时收集起来加以利用,更包括一些过期的食品——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法越来越严,空间是越来越大,过期食品原来也都丢弃了,实际上可以吸取转化。通过综合利用,有利于在不增加农产品资源总量的基础上,分化裂变出综合利用的新产业,有利于带动综合利用各领域的发展,完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建设,有利于将园区的企业进行首尾相连,上下连接,打造产业基础。

五是实现高品质食物生产的一大抓手。副产物的随意晾晒摆放已经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大隐患,通过综合利用有利于净化农产品加工生产环境,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有利于促进企业统筹谋划主产品副产品加工,防止副产物直接流入市场;有利于加快副产物制品的标准化,促进副产物制品的市场营销。专家测算,我们的玉米和秸秆的比例是1∶1.2,稻谷和稻秸的比例是1∶1.1,小麦和麦秸的比例是 1∶0.8,随着农产品明显的增长,这些副产物的总量也在扩大,并且是刚性的在增加,进行加工转化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

三、加工转化是解决农副产物浪费污染等问题的根本途径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加强农副产物综合利用迫在眉睫。国家和地方都要分别进行总体的谋划,在指导思想和总体的思路上,要强化循环利用、全值利用、梯次利用三大理念,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产地加工循环利用示范推广、宣传推进等基本原则,把加强秸秆等农业副产物的循环利用、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利用、加工废弃物利用作为三大目标任务,以减轻示范引领,加大政策扶持,加强技术研发和装备升级,强化舆论导向,促进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的产地资源化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培育壮大更多的低成本、低消耗、低排放、高效能的加工业产品,努力将综合利用提高到新水平。我们现在叫农副产物,但习惯上更多的叫废弃物,废弃物三个字反映出两种情况,一个是我们的现状,确实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第二反映了我们的认知,没有想到它是一个宝,可能甚至是比主产物的价值还要高。所以当前推进秸秆等农副产物利用,应该上升为一大战略,要在“六个一”上寻求突破。

一是确定一批主攻方向和精准发力。研究最经济最有效的处理路径,确定短中期的突破目标,包括制定国家和各层级的规划。

二是筛选存储技术、设备和装备,集成示范推广一些秸秆、稻壳、米糠、果皮果渣等综合利用新技术、新试点、新高位向产业化自主转化。

三是推荐一批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这个已经写进农业部2015年的1号文件。按照节能减排清洁安全可持续的要求,树立一批标杆,通过各类民企,深入宣传先进典型的成功经验,积极引导社会舆论,营造共同关注全力支持综合利用的良好氛围。

四是促进一批产品的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副产物制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率,完善产品标准、方法标准、管理标准以及项目相关的技术操作规程,建立副产物加工体系并贯彻执行。

五是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各类服务机构开展行业调查、产业规划、技术咨询、人才培训、质量认证等方面综合利用服务。

六是争取和创新政策。争取制定一批涵盖财政、税收、投资、信贷、保险、运输等方面的政策,在财政支持方面要按照公益性要求,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将农产品加工综合利用置于优先的领域,重点支持。设立农产品加工综合利用产品专项,通过工程化的措施,项目化的服务,对企业综合利用设施和装备实现政策性奖补,对企业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循环增效进行财政专项补贴。在税收优惠方面,按照农产品的优惠之外,对开展综合利用的企业减免税收,对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装备设备免征关税和增值税。在金融扶持方面,对企业综合利用基础设施改造升级贷款给予贴息补助,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定向降准政策,将农产品加工综合利用企业列入国务院办公厅金融服务“三农”的“适当降低存款基率、持续提高存贷比”的政策支持范围,开展联合担保、订单抵押,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副产物综合利用项目的支持。加大风险投资力度,采取多种资本运营的方式,支持农产品副产物加工转化利用。

以上这些考虑也是农业部和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正要积极协调推进落实的有关工作。其中,根据部里的部署,近期将要认定一批农副产物综合利用试点县、试点园区和试点企业。从申报试点企业的情况看,秸秆的综合利用占主要,达到34%,羊牛的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占28%,水产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占6%,反映了当前的趋势和需求,值得予以关注和重视。

刘明国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13821159034

15321860945